生活資訊
孩子喜歡自己 |
人類與生俱來就被設計成為無法獨自生存,必須相互依存、共同合作才能求發展。
心理學的“喜歡自己”理論,對孩子的教育來說非常重要──接受過周遭人喜愛、疼惜的孩子,才能愛周遭的人,也才能喜歡自己本身。 相反的,一個經常被別人欺負和常被朋友說“我討厭你”的孩子,經常不被別人接納的話,他是不快樂和孤單的。日子一久,他也不可能會喜歡自己,導致嚴重的沒自信。要改變這類孩子,讓他們重拾喜歡自己的信心,這時只有依靠他“心目中所喜歡”的人或者對他有絕對影響的人時常鼓勵他說︰“我喜歡你”,他們的“不受歡迎”的感覺才會消除。 一、培養孩子“喜歡自己” 這種養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培養,例如當孩子完成了媽媽要他替植物澆水或照顧寵物的工作時,媽媽要誇獎他︰“你用心的幫助,媽媽真的很高興﹗”等這樣的話語,這能讓孩子非常高興,而“自我喜歡”也因此提升了。 二、單單培養孩子“喜歡自己”還不夠 只是“喜歡自己”是不夠的, “只要我喜歡,周遭人想法都可以不用顧忌”的人是談不上被別人喜歡的。因此,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“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”。這點非常重要,受人喜歡的人不但喜歡自己,也喜歡別人。 因此,無論是那些只考慮自我喜好的“唯我獨尊”的孩子,或是容易發生自我陶醉的“自戀者”,都不是真正“喜歡自己”的人,他們更容易陷入孤獨世界中。 三、喜歡別人,也讓別人喜歡,才能真正喜歡自己 我遇過一個幼稚園的孩子,他從來不給老師和周遭同學增加麻煩,而且還常常做些幫助別人的事情,這種孩子肯定是受別人歡迎的,他也會很開心。而被“別人喜歡”的喜悅,會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,這個時候自然的會更喜歡自己。 這裡還有條捷徑──作為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母親,正是孩子的最好榜樣,如果這個母親肯完全接納自己,也毫無保留地愛孩子的話,她的孩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喜歡自己的人。 四、改變那些“不受喜歡孩子” 常受欺負的孩子,大多是無法喜歡自己的。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他們重拾信心;讓他從自己周遭的人群中,不論親人、老師或朋友,找出自己所喜歡的人,並知道自己喜歡的人也喜歡著自己,那就能增強他信心。因為孩子會想︰“我這麼不受歡迎竟也受這個人喜歡,自己當然也能喜歡自己﹗” ~本文由小六老師剪報提供~ ~有引用不當之處請來信告知,我們當立即更正~ |